资料贴 | 原来病载一直是检查不到,这次是151,吓傻,如何理解“检测不到病毒”? 发表评论 views1,484A+所属分类:你问我答 艾滋知识 Q1:过去病载持续检测不到,这次病载检测151,我是否具有传染性 A1:在U=U概念中,“检测不到病毒”与“达到病毒学抑制”互通,实指病毒载量低于200copies/ml。无法检测到病毒载量的人有时会在病毒载量中遇到所谓的“昙花一现”,也称作blips。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按时吃药,不必过于担心,出现blips之后,最好增加病载监测的密度,建议3个月后复查一次病载。 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,孤立的Blips不必过度担心。然而,多次反弹或者反弹频率增加,可能是发生治疗失败的早期征兆。所以当病载出现小幅度反弹后,尽管小于200依然不会传染对方,但不能确定是否是进行中的耐药还是Blips,所以,更建议3个月复查后再确定无保护的性行为。 Q2:如何理解“检测不到病毒”? A2:“检测不到病毒”的阈值通常指血液中HIV RNA水平低于40copies/ml。但研究显示,病毒载量低于200copies/ml的HIV感染者即不具传染力,因此在U=U概念中,“检测不到病毒”与“达到病毒学抑制”互通,实指病毒载量低于200copies/ml。鉴于部分地区的HIV RNA检测下限是500copies/ml,或者没有定期、持续的病毒学监测,都不能满足真正的U=U。U=U只有在第一个U(undetectable)实现的前提下,即U really is U(真正的检测不到),第二个U(untransmittable)才可以实现。 Q3:如何达到第一个U“undetectable”? A3:要达到病毒检测不到“undetectable”这一目标,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。同时根据所使用的方案不同,患者可能需要治疗1~6个月才能获得完全的病毒学抑制。务必要强调在持续的病毒抑制和定期监测的状态下。现实世界中,我国大部分地区并不能做到持续的病毒监测,如果仅凭一次病毒载量检测阴性结果就武断的认为“U=U”,部分服药依从性差、间断停药的患者高危行为时不采取安全措施,就会增加HIV传播的风险。研究显示,病毒抑制状态下如果停药,最短3天可以检测到病毒复制的反弹。美国一项研究也显示服药依从性对采取阻断措施的重要性,该研究对美国某地区持续接受PrEP的青少年进行观察和随访,发现接受过预防的病例中已经出现原发耐药,这也是采取PrEP策略的另外一项担忧。 Q4:无保护的性生活是否可取? A4:针对有固定性伴或单阳配偶家庭而言,若HIV阳性性伴坚持接受有效ART且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,无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,在双方均知情且愿意自行承担任何潜在后果的情况下,可以选择无保护的性生活。目前中国的法律并没有承认U=U。如果阴性一方坚持不使用安全套,至少签订个协议书吧,否则对方出去劈腿,感染了HIV赖上你,你还是有嘴说不清。 Q5:病毒检测不到了,性行为中出血了,是否还适用U=U? A6:目前因为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病毒检测不到的情况下“undetectable”,血液接触是否还有传染性,所以专家没有形成共识,这种情况下,还是建议进行暴露后阻断。 Q6:“风险小到可忽略” 应该如何理解?风险微乎其微是低风险还是“没有风险”? A6:科学研究中很难论证零风险事件,只能通过科学地统计分析显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趋近于零。目前在U=U的相关研究中尚无一例传染事件发生,因此该理论中的“风险小到可忽略”被认为是等价于HIV“不具传染力”。但是,U=U不能降低无保护性行为时梅毒、尖锐湿疣、支原体、衣原体、淋病等性病的传播风险。所以,在HIV阳性的多性伴无保护人群中,即便明确HIV持续抑制,但可能合并其它经性传播疾病的状况,因此仍需建议其做好防护措施。戴套!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关艾汇,原作者为何云教授。您也可微信关注公众号 李辉时空 了解更多资讯 参考文献:[1]据Medscape.com6月24日报道(原载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05;39:133-137),间歇性的低水平病毒血症(LLV)可在HIV病毒血症上升期出现之前发生于原发性HIV感染的极早期阶段。 购买 | 咨询 | 病友交流 这是站长的联系方式,愿我能做你的灯塔,照亮前方的路。 赞 0 赏 分享